何塞·德·阿拉乌霍(José de Araújo)今年30岁,身患残疾,但拥有不可动摇的胜利意志。他每天骑着三轮自行车穿梭于帝力的街道,擦鞋和修理鞋子。他拒绝依靠慈善生活,每天以尊严为生计而奋斗。
每天,何塞·德·阿拉乌霍骑车穿梭于帝力的街道,肩负着一个使命:通过擦鞋和修鞋谋生。30岁的他拒绝依靠慈善,以勇气和决心为生计而奋斗。他是家中十二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生来患有身体残疾,但从未失去独立的意志——也从未放弃为自身和父母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希望。
时钟指向上午十点。摩托车和汽车匆忙穿过通往凯科利的道路。在喧嚣中,一辆三轮自行车出现了。座位上坐着何塞·德·阿拉乌霍,载满了鞋子和坚定的意志。这位来自维克克的年轻人目前住在贝科拉的卡梅亚,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穿梭于帝力的多个社区,寻找需要他流动鞋匠服务的人。
何塞是12个兄弟姐妹中唯一有身体残疾的人。他回忆说,童年时身体健康,但三岁时开始发高烧。父母带他去医院,据他所信,当时服用的药物可能导致了他的状况。之后尝试了传统治疗,但没有成功。从那时起,他学会了与局限共存,但从未感到气馁。“我感到快乐和满足。我不怨恨任何人。我珍惜我拥有的生活,”他平静地说道。
他没有被 stigma 和歧视击倒。相反,他将他人的偏见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动力。“有些人说我永远无法学习,但我通过努力和这份工作赚来的钱,完成了学业。”2024年,他在帝力科技学院(DIT,英文缩写)的残疾法律系完成了课程。
在艾穆廷的安德拉德神父学校,他通过三年的培训学会了擦鞋。完成学业后,他决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那时起,他凭借这项技能和自己的双手谋生。他从未接受过资助:“我用自己的钱购买了所有材料。一卷棉花成本一美元,我用它擦鞋,收费两美元。”
每双鞋——无论是男鞋还是女鞋——他收费两美元。对于靴子,价格升至五美元,因为需要更耐用的鞋油和皮革。有些日子他只能赚到四美元,有些日子能赚到十美元。“我从不想等着别人帮助我。我想向社会证明,我们残疾人也能工作。”
何塞每三个月从政府领取180美元的补贴,但他表示这远远不够。“我不能只依靠这个。我需要肥皂、洗涤剂和其他日常必需品。所以,我学会了寻找自己的生计方式。”
他主张政府不应只关注个别案例,而应创造条件,让所有残疾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他指出,最大的障碍之一是缺乏无障碍设施。他工作的社区往往不具备让他骑自行车通行的条件。“有些司机开得很快,差点撞到我们。所以,我们只能走更窄、更难走的路。”
他请求政府修建安全的道路和专为残疾人设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开展活动。“政府现在禁止在路边工作。我需要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地方,可以安全地提供服务。在这种炎热、雨天和满是灰尘的街道上行走,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
当他感到饥饿时,他依靠在街头卖米饭的朋友帮忙。“我在那里吃饭,月底再付款。他们认识我,理解我的处境。”
通过攒下的钱,他已经买了50块锌板,为父母建房子。还缺水泥、沙子和铝材。“我正在努力购买剩下的材料。我希望我的父母能为我的工作成果感到骄傲。”
带着轻松的笑容和坚定的声音,何塞还给年轻人留下了一条信息:“利用你们的能力赚钱。不要只等着别人的帮助。那只会教你们懒于工作。”
根据2022年东帝汶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17,061名残疾人——其中男性8,517人,女性8,544人。但并非所有人都像何塞·德·阿拉乌霍一样,有机会或力量每天站起来,逆着困难骑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