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东帝汶女孩在第一次月经来潮时感到措手不及。由于经济条件和学校、家庭、公共或商业场所准备不足,无法确保获得女性卫生护理和产品,导致缺乏处理这个在东帝汶社会仍然是禁忌话题的知识,情况更加恶化。
在东帝汶,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女生没有为应对第一次月经做好准备。从最初发现身体发生变化的震惊,到面对社会的恐惧,再到各种信仰和神话,女性的月经期因学校和家庭环境中信息匮乏而受到影响。
此外,资源匮乏也影响了女性看待月经周期的方式。在东帝汶,对数千名女性来说,本应是自然而日常的一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却是一种沉默、痛苦,更严重的是,在健康方面不安全的例行公事。
在学校的初级教育阶段,月经和生殖系统的讲解仅限于自然科学或环境研究科目,以一种笼统的方式解释生物的存在及其与环境、周期和身体的关系,而没有具体强调这个话题。
14岁的贝蒂·平托(Beti Pinto)是赫拉中央初级学校的学生,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月经(也称为“初潮”)的最初时刻,当时她还在读八年级。“在那之前,我对月经一无所知。在小学里,我们从未谈论过这个话题,”她坦言。
尽管如此,她说在家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她的姐姐向她解释说,月经“每个月都会在女性身上出现,通常持续大约五天”。
“我妈妈警告我月经期间不要洗头,以免生病,”这位年轻人说,并承认她开始月经时并没有惊慌失措。“我记得看到我姐姐,知道她来月经了,”她回忆道。
这位学生强调了从小重视月经教育的观点。“所有青少年都必须了解和理解这个话题,以便在第一次月经来潮时做好充分准备,”这位年轻人强调。
26岁的玛丽安娜(化名)也回忆起她的故事,以及她在小学时,年仅八岁时经历的一个“可怕”事件。那时,她第一次看到一位同学的裙子沾满了血。
“看到她的裙子沾满了血,我吓坏了。我以为她腿上受伤了。于是,我请一位老师给我解释发生了什么。然而,她只是回答说,等我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这个回答让我更加困惑。”
回到家后,玛丽安娜向母亲寻求解释,母亲给了她一个与老师相似的回答。“妈妈告诉我那是一种女性疾病,等我长大后也会感受到并理解,”她说。
母亲将月经称为“女性疾病”的解释,也反映了东帝汶社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德顿语中,人们使用“moras feto”(字面意思是“女性疾病”)这个概念来指代月经周期。
已经进入青春期的玛丽安娜从学校的那次事件起,直到14岁,一直生活在无知和疑惑的海洋中。“当时,我感到背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不久之后,我从我姑姑面前走过,她注意到我裤子上有血迹。我转过身,看到它们时吓坏了。我喊道:‘这是什么伤口?’直到那时我才知道什么是月经周期,”她回忆道。
当被问及卫生巾的使用时,玛丽安娜说她是向表姐学习的。“我看到她在用。她甚至让我去报摊买。我逐渐学到了一些关于月经期间卫生的知识,尤其是如何使用卫生巾。事实上,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新习惯感到不适应,”玛丽安娜坦言。
五个孩子的母亲费尔南达·达科斯塔(Fernanda da Costa)说,在她年轻的时候,她的母亲没有很好地向她传达关于月经周期的信息。“以前,许多母亲没有上学。因此,她们不知道如何向女儿们解释这个问题。她们只是警告她们月经期间不要洗头的重要性。如果洗了,可能会生病。所以,我严格遵守了这个建议,”她保证道。
费尔南达还透露,与她的母亲不同,她成功地向她11岁的女儿解释了这个问题。“我知道,如果我向她解释,她就会为迟早会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我不想让她像我一样陷入恐慌,”她说。
神话与科学之间——月经期
对于全科医生玛丽亚·米卡(Maria Mica)来说,月经是一个自然过程,每月在女性体内发生。“当没有受精(怀孕)时,子宫内膜‘清洁’导致血液从女性体内排出。这种现象标志着女孩青春期的开始,”她解释道。
关于年龄,医生强调初潮因人而异。“通常发生在10到15岁之间,但大多数女性通常在12岁左右来月经。这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健康和环境,”她保证道。
关于月经期间避免洗头或用冷水洗澡的说法,玛丽亚·米卡明确表示:“那不是真的。科学表明,月经期间正常洗澡没有问题。事实上,这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情绪,并预防感染。”
月经贫困——国际组织的作用
月经贫困(英文为Period Poverty)的概念,被定义为缺乏安全和有尊严的月经卫生资源,一直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脆弱的国家相关联。像WaterAid (https://www.wateraid.org) 和 Water for Women (https://www.waterforwomenfund.org/en/index.aspx) 等组织,已与其他国际机构合作,围绕月经贫困问题开展项目,主要是在贫困国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于2024年发表的一篇题为《通过提供厕所促进月经卫生管理》(葡萄牙语:“Promoção da gestão da higiene menstrual através da disponibilização de casas de banho”)的文章指出,缺乏基本服务(例如厕所和卫生产品)是学校“采纳月经卫生护理的障碍”。文章中还提到,东帝汶46%的学校没有独立的厕所。这意味着“女孩和男孩必须使用相同的厕所”。
难以获得月经卫生护理导致许多青少年和学龄女性频繁缺课。玛丽安娜的情况并非如此,她说她从未“因为来月经”而缺课。“因为我们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或下午,如果我来月经了,我会垫上卫生巾,然后等到下课。我不会在学校更换卫生巾,也不会在学校处理个人卫生,因为没有条件,”她讲述道。
2022年,在WaterAid和国际计划的帮助下,马努法希和利基萨实施了WASH——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葡萄牙语:água, saneamento e higiene)。该倡议覆盖了多所学校,旨在促进卫生习惯,并提高学校师生员工对月经周期相关问题的认识。
教育部承认不足并承诺开展月经教育项目
教育部课程协调员若昂·毛·佩卢(João Mau Pelu)证实,在基础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月经周期。然而,他保证教育部的一个团队正在准备将其纳入自然科学和体育课程。
“我们不会为此创建一个新学科,但我们认为这些内容可以纳入第三阶段的自然科学和体育课程,特别是九年级。在这个阶段,女学生年龄在14到15岁之间,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变化的时期。”
若昂·毛·佩卢还承认东帝汶女孩所面临的困难,因为她们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并且难以谈论这个话题,尤其是在教室里。
“东帝汶已经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几年前,一个多学科团队,包括教会,编写了一本《生殖健康》手册,教会在此过程中也发表了意见并提出了一些异议。因此,未能推进或改进草案。现在,随着课程改革,我们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学生至少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避免他们在进入青春期时‘感到害怕’,”若昂·毛·佩卢强调。
此外,在埃利亚·多斯·雷斯·阿马拉尔(Élia dos Reis Amaral)的领导下,卫生部也已宣布,第九届宪法政府的计划包括学校健康项目,这是一个与教育部合作开发的项目。
“这个项目让学生了解人体,除了学习眼睛、鼻子和耳朵等重要器官的知识外,还将谈论月经周期,”部长提到,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部长解释说,一些学生和教师尚未参与宣传活动,是因为该项目最近才开始实施。“我们刚刚启动。其分阶段实施,特别关注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地区。因此,我们从科莫罗的12月10日学校开始,”埃利亚·多斯·雷斯·阿马拉尔总结道。
禁忌,但并非完全如此
将禁忌话题纳入学校课程的延迟,导致信息匮乏(和错误信息)制约了年轻一代的成长,并使他们面临社会排斥和健康方面的风险。
获得科学知识可以逐渐消除一些小迷信,例如,这些迷信导致人们将人体的一个周期视为一种疾病(moras feto),并将其视为禁忌,认为不应向社会展示。
变革正在悄然出现,可以察觉到,在宗教或文化问题带来的犹豫和限制中,政府实体正试图跟进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