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干旱、洪水和山体滑坡是东帝汶境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主要自然灾害。这些现象不仅仅是一种威胁,它们已经成为影响人口和农业生产的现实。极端天气现象对社会经济层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帝汶等发展中国家。
妇女和儿童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在东帝汶,由于父权制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现实更为明显。乐施会(OXFAM)于周三(7月23日)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对东帝汶妇女的影响》指出,长期干旱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削弱了农业生产。鉴于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这种情况对她们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她们是水资源收集、家庭需求管理和农业活动维护的主要负责人。报告中写道,埃尔梅拉和马纳图托等地区的井水和泉水干涸,迫使妇女和儿童长途跋涉——有时甚至长达一小时——才能获得水。”
报告强调,水资源短缺的全球影响始于日常生活习惯——卫生不再是优先事项,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最终导致农作物歉收和牲畜死亡。总而言之,公共卫生和家庭经济面临的风险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脆弱性而增加。
在家庭层面,有些人每天仅靠四升水生存——远低于国际卫生标准,该标准指出每人每天用水量应在50至100升之间。
除了长期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包括洪水和山体滑坡。报告称,2021年4月袭击东帝汶的热带气旋“塞罗亚”影响了超过17.8万人,摧毁了房屋和基础设施,并导致约8000吨大米损失。
来自埃尔梅拉的农民马努埃拉·罗萨里奥·索阿雷斯向乐施会研究人员报告说,气候灾害摧毁了她的庄稼、牲畜和田地,这些是她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她试图通过种植抗侵蚀的草类和用石头加固土壤来减轻损失,但由于反复发生的洪水抵消了她的努力,她仍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
报告指出:“在暴雨之夜,我们因恐惧而彻夜未眠,为我们的安全祈祷,同时试图保护财物和牲畜。”
尽管存在洪水风险,马努埃拉和她的家人因那是家族遗产而无法离开该地区。当他们试图暂时搬到更高的地方时,运气并没有眷顾他们,因为他们剩余的牲畜被偷走了。尽管多次向政府请求援助,但至今仍未收到答复。
气候变化的其他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和不可预测的天气模式,这些都危及渔业和水产养殖等生计。
东帝汶的气候基金
乐施会于周三(7月23日)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东帝汶妇女的气候正义:跟踪气候融资以建设韧性“——指出,东帝汶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共收到2.42亿美元,平均每年4000万美元。这些资金由双边捐助者提供,包括绿色气候基金(GCF)、全球环境基金(GEF)、亚洲开发银行(ADB)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尽管71%的援助旨在促进性别平等,但只有约2.4%的总资金真正用于此类倡议。报告强调:“此外,妇女团体获得的气候资金份额过小,这限制了她们在气候韧性倡议中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据东帝汶气候变化大使阿达奥·巴博萨称,该国目前无法直接获得气候基金,因为缺乏一个国家实施机构。在等待其成立期间,资金获取一直通过经认可的多边实体——开发计划署(PNUD)、粮农组织(FAO)、环境规划署(UNEP)、儿童基金会(UNICEF)——进行,这些实体支持提案的制定。
大使表示,东帝汶已从绿色气候基金获得6530万美元,用于减轻最不发达国家的气候影响。
开发计划署气候变化与环境项目负责人费利斯贝塔·莫尼斯·达席尔瓦解释说,该项目实施了红树林保护等项目,预算为700万美元,旨在促进可持续生计:渔业、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目前,开发计划署正在执行价值3240万美元的项目。其中包括66个供水系统、灌溉、乡村道路和坡地保护项目,惠及六个市的13.7万人。她报告说:“在维克克,有些社区首次获得了灌溉。”
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修复300公顷退化土地和建立气候信息系统。费利斯贝塔解释说:“有两个系统:一个气候脆弱性与多风险评估地图,以及一个损失和损害数据系统——这对于获取相应资金至关重要。”
国家药学和医疗产品研究所正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为310千瓦——这代表90%的能源自给自足——同时也在15所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安装。
对于气候变化大使阿达奥·巴博萨来说,这些项目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农村地区,获取水资源非常困难。妇女们不得不步行数公里。现在,即使水没有到达每家每户,至少在社区中心也能获得水,”他说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东帝汶代表帕特里齐亚·迪乔瓦尼强调,儿童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受到污染及其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任何中断都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获得五个不同政府的支持,在价值800万美元的项目中,用于发展水、卫生、健康、教育、营养、儿童保护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并且始终将气候风险分析纳入所有领域。
透明国际发布的《2024年腐败感知指数》警告了腐败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影响。东帝汶排名第73位,得分为44分——比上一年增加一分。报告指出,缺乏适当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增加了气候资金被滥用的风险。
据国家气候变化局局长卡洛斯·孔塞桑称,国际机构在监测中始终让政府参与。他承认项目产生了影响,但认为东帝汶人尚未完全享受到这些益处,因为薪酬较高的职位通常由外国人担任。他表示:“东帝汶人也按约定领取工资,但需要加强他们的技术和财务管理能力。”
局长呼吁加强国家实体的能力建设,以便它们将来能够直接获取和管理气候资金。他补充说,政府正在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准备机构,例如东帝汶国家商业银行。
清洁能源时代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主张,气候变化不应仅仅被视为一个问题,而应被视为一个增长机遇。在他于联合国总部发表的讲话(7月23日)中,他呼吁用“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跟着钱走!去年,清洁能源投资达到2万亿美元——比化石燃料多8000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近70%,”他说道。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称,太阳能曾经比化石燃料贵四倍,现在则便宜41%。
2023年,清洁能源部门推动了全球GDP增长的10%:印度(5%)、美国(6%)、中国(20%)和欧盟(近33%)。该部门目前雇佣了3500万人——超过化石燃料行业。
阿达奥·巴博萨认为,气候减缓的理念为东帝汶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的机遇。他强调:“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技术和科技支持,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减少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他还提到了应对“经济和非经济损失与损害”的援助。
东帝汶清洁能源的未来更加临近:该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心位于赫拉的东帝汶国立大学校园内,容量为500千瓦。大使表示:“据EDTL称,这些设施提供了该国总能源消耗的11%。”
尽管如此,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仍警告了持续依赖化石燃料的危险。他表示:“那些坚持使用化石燃料的国家并非在保护其经济——而是在破坏它们。”秘书长还强调,绿色能源转型中使用的矿物通常在历史上被剥削的国家开采,这使得不公正现象持续存在。
当被问及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声明对东帝汶“大日出”项目计划的影响时,阿达奥·巴博萨辩称,由此产生的排放量不会超过全球总量的1%。他表示:“我们仅贡献了全球排放量的0.003%。即使是49个最不发达国家加起来,也只占不到2%。”东帝汶的森林每年吸收超过一千吉克(gigagrams)的二氧化碳,而且在2015年,该国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72%。
最后,古特雷斯谈到了能源转型,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AI),建议科技行业在此过程中树立榜样,因为它们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他警告说:“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相当于10万户家庭。最大的数据中心可能消耗多达20倍的电力。到2030年,它们消耗的电力可能相当于目前整个日本的用电量。”为此,他呼吁所有大型科技公司在2030年前在其数据中心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并采取可持续的用水实践。
“未来正在云端构建。它必须由阳光、风和对更美好世界的希望来驱动。我们提供的清洁能源也必须确保公平、尊严和人人享有机会,”联合国领导人总结道,并警告了政府的重要性,政府应着眼于教育、培训和加强社会保护,引领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