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系统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发明之一。它们是复杂的技术,超越了思想的表征。虽然岩画——人类创造力的另一个例证——描绘了动物、人物和重要事件,但书写代表了一种认知上的进步,通过创造与声音和意义相关联的图形符号。
书写是一种人工且编码的系统,并非直观产生。例如,当我们阅读“象”这个词时,我们能识别声音、字母及其含义,但不一定理解这种关联的原因。图形表征(字素)、声音(音素)与动物本身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为了了解创造书写系统的复杂性,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苏美尔语(约公元前3200年,在现今伊拉克)和玛雅语(约公元前300年,在中美洲)是独立产生的。然而,对于埃及系统(与苏美尔同时期)、印度河流域系统(约公元前26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以及中文书写(约公元前1200年)是否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仍存在疑问。我们所知的所有其他书写形式都源自对先前系统的采纳或改编。
这些图形代码最初是为记录商业交易和行政活动而开发的,例如控制食物储备、人口普查、税收征收以及管理皇室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开始记录事件、神话、宗教教义、思想、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历史的长河中,阅读和书写几乎一直是官僚、祭司、政治和经济精英的特权。从苏美尔人到波斯人、法老时代的埃及、印度、古代中国、雅典和罗马、玛雅和阿兹特克,直到中世纪欧洲和伊斯兰社会,阅读始终是少数人的实践。掌握书写不仅保障了政府的行政运作、贸易控制和知识传播,还强化了意识形态,维持了现状和社会差异。
即使在1440年古腾堡印刷机发明之后,16世纪的新教改革鼓励个人阅读《圣经》作为宗教实践,以及16至17世纪的科学革命,阅读虽然更加普及,但仍然局限于某些社会群体。
直到19世纪——由于工业化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些国家需要加强身份认同并依赖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一些欧洲国家才开始制定教育政策,促进民众更广泛地接触阅读和书写。尽管如此,文盲和低识字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在女性和最贫困的人群中。
口语与书写
口语和书写是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沟通方式。两者都对思想和文化系统的形成有贡献。书写并未取代口语,而是改变了社会组织和处理知识的方式。
在口语社会中,知识以动态方式传播,强调信息的节奏和重复。而书写则促进了认知重组,因为它有利于更具分析性和线性的思维,同时允许更专注于内容。尽管口语也能实现复杂的论证形式,但书写有助于发展和传播抽象且系统的概念,如法律、哲学、科学和文学。
一方面,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绘画在童年时期作为一种自发的表达形式出现;另一方面,书写和阅读是后天习得的象征性技能,依赖于社会文化和认知过程,需要学习复杂的代码。
深度阅读的好处
在本节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阅读好处的观点。这可能有点单调。如果是这样,请跳到下一节,您不会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社会认知观点强调,阅读实践增强了话语能力,提升了文本解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书面语言的内化扩展了抽象思维,有助于自我控制和论证能力。因此,阅读不仅提升了语言理解,还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另一方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阅读通过让读者接触新的句法和语义结构来增强语言能力。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阅读不仅是认知行为,也是影响思想、身份和社会结构的社会现象。研究表明,书写和阅读影响记忆、推理和知识组织,干扰权力关系和文化传播。书写和阅读有潜力构建新的知识形式并巩固象征性领域,增强想象力、解读和对复杂社会文化内容的重新赋予意义。
对于符号学——研究符号和意义的学科——来说,阅读是一种解释过程,改变了认知和对世界的感知,使思维更加反思和抽象。而符号语言学——研究语言符号的学科——则强调,阅读增强了对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提升了解读不同语言代码的能力。
因此,阅读不是被动的行为,可以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大脑激活多种推理和关联过程来构建意义。此外,阅读构成了一种文本愉悦体验,读者不仅解码,还积极地重新创造和占有意义。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表明,阅读激活了大脑的多个区域,创建并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这个过程刺激了神经可塑性,促进了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提升了我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
当我们接触新思想、词汇和观点时,大脑处理并存储复杂信息,这增强了思维敏捷性,扩展了元语言意识,改善了学习能力,并有助于保持大脑活跃,降低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深度阅读需要专注,这提升了注意力。它激活海马体,启动新信息的编码,这些信息会巩固为长期记忆。跟随情节和细节还刺激了工作记忆,这在日常任务和学习中被使用。深度阅读具有镇静效果,分散对烦恼的注意力,激活负责放松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它还改善睡眠质量,尤其是在阅读印刷材料而非屏幕时。
因此,阅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词汇,还保持了大脑的活跃。深度阅读提高了我们解读和赋予信息意义的能力,解码和重建意义,影响我们感知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阅读方式的注意事项
阅读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我们不能忘记,书写和阅读并非中立。
文本带有偏见,反映意识形态,并可能被用作社会控制工具。出版、传播和合法化的内容选择可能强化某些叙事,同时压制其他叙事。
在历史进程中,书写既用于保存和传播知识,也用于强加文化霸权、限制访问和延续不平等。
此外,每个读者都带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经验和价值观,这些都会影响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受到我们的经历、历史背景和所处权力结构的影响。
目前,尽管数字技术扩大了信息获取渠道,但也鼓励了快速和碎片化的消费。在信息流和社交媒体上的浅阅读使大脑习惯于快速刺激,损害了对深度阅读的投入。
阅读本身并不会自动使我们更聪明、更有道德、更健康或更有同理心。它对我们发展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如何阅读、我们所做的反思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浅阅读或不加质疑地阅读甚至可能限制我们的理解并强化偏见。
因此,阅读不仅仅是解码单词;需要发展深度、反思和专注的阅读。比起阅读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读了什么、如何阅读,以及如何批判性地分析文本,质疑其意图、背景和社会影响。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习惯的形成并不简单,依赖于行为的持续重复。每次习惯被强化时,与之相关的神经连接都会变得更强,使其执行更加自动化。这个过程通常被描述为“习惯循环”,涉及三个主要元素:作为行动触发器的刺激;行为本身;以及强化循环持续的奖励。循环重复的次数越多,行为变成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环境是这一过程中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特定的情境,如地点、时间甚至气味,可能成为某些行为的自动触发器。这些环境触发器减少了对意志力的依赖,将有意行为转化为习惯。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咖啡休息与查看手机的关联,或者在经过教堂时画十字的动作。
此外,奖励感知的速度也影响习惯的巩固。提供即时好处的行为往往比那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积极效果的行为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中。
模仿,尤其是模仿我们钦佩的人,是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观察我们尊敬或文化上接受的榜样重复的行为,我们倾向于复制它们,尤其是在社会或家庭环境中。
然而,为了让习惯长期确立,它需要对个人有意义。与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一致的习惯需要较少的努力,并且更容易维持。
最后,情感影响也在习惯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与行为相关联的积极情绪可以加速自动化过程,而压力和焦虑则可能使其变得困难。如果新习惯与不愉快的经历相关联,则更有可能被放弃。
阅读不是义务,而是一种娱乐和发现的活动
深度阅读——需要时间和反思的那种——对于文本解读、批判性思维和书面论证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低阅读率可能损害年轻人的学术和职业表现,以及他们表达和理解更复杂话语的能力。此外,它还可能加剧教育和社会不平等,强化限制社会积极参与的叙事和权力动态。因此,鼓励深度和分析性阅读的实践也需要成为国家政策和社会项目的一部分。
因此,将阅读视为一种娱乐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而不是一种义务,是很重要的。当阅读被视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休闲时刻、(自我)知识和学习的源泉时,养成这种习惯并激励孩子们发展阅读实践变得更加容易。它让我们运用想象力,同时与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经历相联系,并为我们呈现不同的想法和世界观。
亚历山德罗·博阿尔卡埃奇是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专家,心理治疗师,符号学家和人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