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科瓦利马力推信用与农业合作社发展

科瓦利马,2025年8月14日 – 在东帝汶的科瓦利马市,一场关于合作社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当地合作社国务秘书处(SECOOP)的地区代表处宣布,他们将把工作重心放在两个关键领域:信用合作社(CU)和农业生产合作社。

当然,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在合作社正式成立前,SECOOP的工作人员会先给大家“上课”,讲清楚合作社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才能建起来,还会进行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搭建组织架构、制定章程和管理账目。

“想成立一个存贷款合作社,流程其实很清晰,”科瓦利马SECOOP的协调员阿尔瓦罗·多斯桑托斯解释道,“首先得凑齐15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搭好架子。然后大家根据各自的能力存钱,不过有个硬性规定,就是每个成员每月至少要存5美元。”

这一切都有法可依。根据2022年10月24日修订的第76/2022号法令,合作社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生产服务、消费、商业、农业、信贷、住房建设、手工业、渔业、文化、教育、社会公益、交通和旅游等多个领域。

这位协调员还补充说,除了金融,农业生产也是重头戏。他们重点支持那些种植蔬菜、养殖牲畜以及种植“Bafo Kayrala”(一种本地作物)的团体。

数据显示,到2025年,SECOOP已经在三个行政站种植了总计11公顷的“Bafo Kayrala”,其中福霍伦站3公顷,蒂洛马尔站4公顷,毛卡塔站1公顷。

他们的第三项重点工作是监督。目前科瓦利马共有19家合作社,但并非所有都运转良好。其中只有9家在正常运营,7家处于停滞状态,另有7家因为没有提交报告而被暂停资格。

此外,为了更好地统筹管理,SECOOP还牵头成立了一个拥有七大支柱的跨部门联合会,就像一把大伞,为科瓦利马所有的合作社提供庇护。

不过,挑战也不少。目前,科瓦利马SECOOP只有13名工作人员负责监督所有项目。他们急需更多人手,也缺电脑这样的办公设备来提高效率。

展望未来,他们计划在苏艾市贝科区的哈利克村建立一个综合生产中心,用来集中存放各个合作社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好地支持这些优先项目。

查看原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