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听障教育困境:国家手语缺失与师资不足

在东帝汶,听障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面临巨大障碍。从教师培训的缺乏到手语教学模式的缺失,教育部仍在寻求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方法。

20岁的乔伊拉·琳达·法蒂玛(Joyla Linda Fátima)通过东帝汶残疾人协会(ADTL)接受继续教育。她五年前在东帝汶听障协会(KDTTL)开始学习手语。

“在ADTL,我们学习通用内容,但在KDTTL,手语课程更具专业性。最大的挑战是,所使用的手语信号大多仍基于葡萄牙语或国际版本。这会造成一些困惑,因为它们并非总是与德顿语或口语葡萄牙语相符,”乔伊拉解释道。

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KDTTL与教育部合作开发一种国家手语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我们只使用国际版本。因此,重要的是要创建我们自己的手语,以便东帝汶的听障学生能够更清晰、更一致地学习,”她主张道。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手语主要通过手势(大部分是手)以及身体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鉴于肢体语言在社交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手语拥有一套系统,即使在没有言语的情况下,也能帮助解读情感、态度和意图。

比尔·维亚莱·希门尼斯·古特雷斯(Bill Vialei Ximenes Guterres)是KDTTL的培训师之一,他教授手语已有三年。在此之前,他曾是该机构的学生,并在那里获得了知识。“我使用手语给我的同事们上课,特别是那些听障人士。目前,我有五名学生正在接受继续教育。”

对于培训师来说,教学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学生还不熟悉字母。“许多人来的时候甚至不认识字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基础开始。通常,只需两周时间,他们就能开始理解符号并更好地学习,”他补充道。

诺贝尔和平普通中学已成为一所接纳残疾学生的机构,他们在此之后将进入继续教育并深造。学校校长杰里米亚斯·德·杰苏斯(Jeremias de Jejus)保证,“学校将继续接纳残疾学生,因为根据《共和国宪法》第59条,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东帝汶政府承诺确保所有公民在接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我们知道这项权利不仅限于非残疾人,残疾本身并不能阻碍这种权利的实现。”

葡萄牙语教师洛伦索·贝洛(Lourenço Belo)提到,诺贝尔和平学校有听障和视障学生上课。2024年,该校注册了14名残疾学生。尽管面临困难,这些学生仍成功完成了中学学业。“今年,我们学校又接收了10名有视力或听力问题的学生。他们分别在一年级、二年级或三年级。学校,尽管资源有限,但仍努力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育。”

谈到课堂上的挑战,一位老师说,尽管他没有手语培训,但他尝试用手语与学生交流。“他们能够理解。当他们在黑板上做练习时,他们表明自己理解了所讲的内容,”他解释道。

过去,有九名教师参加了手语培训。“就我而言,我没有接受过这种培训,但我总是寻求支持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方法,”这位教师说道。

与听障学生沟通是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大多数教师不懂手语。事实上,这些学生应该进入专门学校,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更适当的辅导,”他承认道。

这位教师还强调了国家需要投资于该领域的教师培训。“如果教育部真的想支持这些学生,就需要培养教师与身体残疾学生一起工作,或者创建专门学校并培养有能力的专业人员,”他主张道。

ADTL(东帝汶残疾人协会)的继续教育 /图片:Diligente

口译员短缺限制了听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

KDTTL手语翻译员德奥尼西亚·保拉·德·德乌斯(Deonísia Paula de Deus)解释说,该组织提供课程,帮助听力障碍学生获得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在进入公立学校之前,学生们在KDTTL学习手语,该机构还教授数学和历史等其他科目。这是根据学校融合政策,为他们准备常规教育的一种方式。

“除了听力障碍人士,KDTTL还为非残疾人士提供培训。KDTTL也教授其他学科,使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以便融入公立学校。现在,KDTTL无法在每所接收听障和沟通障碍学生的学校中安排其翻译人员,因为没有资金支付翻译人员的工资,”她解释道。

今年,KDTTL有19名小学生、8名中学生和4名大学生。该组织获得社会团结与融合部(MSSI)的支持,从而为社区的培训和支持做出贡献。同时,KDTTL正在与教育部合作,制定一项国家手语发展项目。

融合是“一项日常工作,常常是无声的”

尽管融合政策有所进展,但公立学校在结构、教学和培训方面仍面临困难,难以确保为听障学生提供真正包容的教育。心理教育学家乔伊西·阿鲁达·卡埃塔诺(Joici Arruda Caetano)警告说,许多学校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来妥善接纳残疾学生。“这并非因为一些教师缺乏善意,而是因为缺乏专门培训、适当的材料以及技术和人力支持,”她强调。对于这位专家来说,真正的融合不仅仅需要坡道或法律:“它需要心态的转变、倾听的开放以及所有参与者的持续培训。”

乔伊西还指出,缺乏一个官方的东帝汶手语(LGT)教学系统,这损害了听障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质量。“像KDTTL这样的组织使用国际手语可能有所帮助,但也可能在学校中造成沟通困难,特别是当教师和同学不掌握它时。”

这位心理教育学家主张投资于东帝汶手语的标准化和价值提升,以及调整国家评估,因为这些评估目前的应用方式不够包容。“我相信,融合始于教师认识到自己尚不了解的知识,并利用现有资源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这是一项日常工作,常常是无声的,但影响巨大,”她总结道,并强调了赫拉诊所的例子,该诊所提供东帝汶手语培训。

统计数据呼吁高效应对

202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帝汶在支持17,100名残疾人方面面临挑战。近一半被识别出的人表现出多重残疾的迹象,这要求机构提供更个性化的应对措施。

然而,根据不同实体使用的标准,这些数字可能有所不同:就国家统计局(INE,负责人口普查)而言,识别出的病例显示为中度至重度残疾;而像TOMAK或“人口和住房普查”等项目则更具包容性,并考虑了轻度残疾的病例。在这种情况下,东帝汶的残疾人数上升到3.8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行动不便的困难最为普遍,病例数量最多。其次是听力和视力障碍——这些领域需要特别关注,尤其是在教育和沟通方式方面。

在此背景下,推广和加强手语在无障碍和社区融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许多听障人士来说,手语是主要的沟通方式,因此也是积极参与社会的方式。

在法律和政策变化中逐渐失去的融合

2017年4月12日发布的第18/2017号政府决议批准了东帝汶国家包容性教育政策。在一份详尽的文件中,第六届宪法政府呼吁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使残疾人能够融入教育系统。

然而,八年前批准的部长级政策效果不佳,例如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2018年发布的一项关于东帝汶青年融入社会的研究数据就证明了这一点。根据该研究,44%的15至24岁残疾青年从未上过学。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政府在包容性教育政策方面所采取措施的最新信息和数据,《Diligente》试图联系教育部,特别是规划与融合政策总局,但在本新闻截稿前未能获得任何回复。

尽管如此,据了解,国家包容性教育政策已获得27.2万美元的拨款,旨在确保有特殊教育需求的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适当支持。这笔资金也用于促进包容性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

在预算(2025年教育总预算不足总额的5%)、文化和地理等问题之间,东帝汶的教育普及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如巴利德水晶高等学院于2025年5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在东帝汶建设包容性和变革性教育》中所述。

查看原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