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拥有世界上最富饶的海洋之一——但却无法保护它。非法捕鱼每年在不受控制、不受惩罚且缺乏应对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捕捞数吨鱼类。政府承诺改变,但挑战依然严峻。
2023年和2024年,约有1020吨鱼类从东帝汶水域被非法捕捞,相当于2160万美元。政府承认,巡逻和控制方面的人力物力匮乏,阻碍了有效打击非法捕鱼,并承诺投资于国内渔业生产。
据国际组织“蓝色使命”(Mission Blue)称,东帝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2020年,该国北部水域因其对全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而被认定为“希望点”(Hope Spot)。
尽管拥有这种自然财富,但海洋生物多样性却因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捕鱼(英文缩写为IUU捕鱼)而持续受到威胁。渔业国务秘书多明戈斯·达·孔塞桑·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a Conceição dos Santos)表示,仅在过去两年中,由于这些行为造成的累计损失已超过一千吨鱼类。
根据2022年发布的《东帝汶国家综合报告》(Timor-Leste Country Synthesis Report),自2018年以来,非法捕鱼呈下降趋势,从每年6400吨降至2500吨——尽管如此,这仍然相当于5300万美元。与邻国联合进行的监测显示,每年损失超过8400万美元。
自2018年以来,据估计东帝汶因非法捕鱼损失了超过1.9万吨海洋资源,特别是在苏艾(Suai)、维克克(Viqueque)和马努法希(Manufahi)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塔西马内(Tasi Mane)地区。“大型船只寻找深海区域,那里的海洋资源更为丰富,”多明戈斯·达·孔塞桑(Domingos da Conceição)指出。
居住在帝力(Díli)的43岁渔民若昂·博斯科·索阿雷斯(João Bosco Soares)认为,塔西马内(Tasi Mane)的非法捕鱼主要是因为鲨鱼的存在,它们的鱼翅在市场上价值很高。“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这一点,因为我们面临失去大鱼的风险。非法捕鱼者使用非常先进的设备,”他警告说。
对于若昂·博斯科(João Bosco)来说,国家经济受损最大,因为大多数东帝汶渔民只进行自给自足的捕鱼,捕获量小且在沿海地区。“非法渔民只捕捞大鱼。如果这些活动合法化并注册,政府可以获得一些回报,”他主张。
尽管如此,他承认对于使用传统船只和简单设备的渔民来说,捕鱼仍然是一项艰难的活动。因此,他呼吁政府向东帝汶渔民提供更多支持。“拥有一艘好船对渔民的经济赋权意义重大,”他说。
若昂·博斯科(João Bosco)还承认,一些东帝汶渔民也从事非法捕鱼,他们航行到东帝汶领海之外。“有些人靠近印度尼西亚的利拉岛(Lira),就在阿陶罗(Ataúro)附近,那里鱼更多。有时,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渔民之间会发生鱼类和其他产品的非法交易,”他总结道。
致力于保护海龟的“莱努克塔西”(Lenuk Tasi)组织协调员吉努·布拉斯·德·阿劳若(Jinu Braz de Araújo)警告说,非法捕鱼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他强调迫切需要投资适当的设备,用于海洋资源的研究、控制和保护,并认为实施严肃有效的法律和行动计划至关重要。
“有必要加强沿海社区对可持续渔业的认识。小鱼和鱼卵不能被捕捞。否则,我们将耗尽生物多样性,后代将无法享用,”他警告说。
据吉努·阿劳若(Jinu Araújo)称,尽管海事警察部队(UPM)进行了监测工作,但由于缺乏资源,控制一直不足。他表示,海事警察部队目前拥有一艘名为凯·拉拉·沙纳纳·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ão)的船只用于巡逻,但他认为该国需要更合适、装备更精良的船只来覆盖整个海域。
该协调员还谴责了政府授权的大型船只作业缺乏透明度。“大型船只获得了授权,但我们无法知道正在捕捞哪些物种。甚至可能正在捕捞鲸鱼或海豚——而我们却不知道,”他警告说。
海洋研究中心哈多米·科斯泰罗·诺·塔西(Hadomi Costeiro no Tasi)的创始人马里奥·卡布拉尔(Mário Cabral)证实了对东帝汶水域捕鱼活动缺乏控制的担忧。“问题变得更糟,因为外国船只没有东帝汶检查员陪同,也没有合适的港口用于鱼类卸货和检查,”他说。“他们是为了利润而来,并拒绝当地当局的陪同。这令人极其担忧。”
马里奥(Mário)还警告说,海上控制不足且存在风险,因为一些外国船只携带武器,这对装备不足的东帝汶巡逻人员构成了额外危险。
这位前海洋科学讲师提到,很难识别在东帝汶水域非法作业的船只的来源,因为许多船只悬挂第三国国旗。尽管如此,根据检测到的旗帜,他指出除了印度尼西亚,还有来自菲律宾、越南和泰国的船只在东帝汶海域非法作业。
至于东帝汶人进行的非法捕鱼,马里奥·卡布拉尔(Mário Cabral)承认,缺乏定位设备导致渔民意外越过国家水域边界,进入印度尼西亚海域。因此,他主张东帝汶渔民应配备更现代的船只和适当的导航设备。
他还解释说,在北部海岸,东帝汶渔民可以航行到距离印度尼西亚利拉岛(Lira)约三海里处,该岛位于阿陶罗(Ataúro)附近。而在包考(Baucau)和韦塔岛(Wetar)之间,或在劳滕(Lautém)的图图阿拉(Tutuala)和印度尼西亚的莱蒂岛(Leti)之间,可航行距离可能超过20海里。(一海里约等于1.8公里。)
农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部(MAPPF)没有直接权力扣押非法进入东帝汶水域的外国船只。相反,它负责促进与内政部和国防部的合作措施,这两个部门拥有打击非法捕鱼的行动权力。
根据农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部(MAPPF)国务秘书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的说法,已成立一个国家海事局,由国家渔业局、检查局、海军部门、海事警察部队以及交通和通信部组成。
目前,通过跟踪设备进行监测,这些设备可以监控进入东帝汶水域的船只。“今年,发现了12艘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非法船只。没有发现来自其他国家的船只,”国务秘书根据检查局的数据报告说。
然而,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承认,海事局面临技术限制,海事警察部队缺乏物质和人力资源。“农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部(MAPPF)没有合法权限购买巡逻船。但在海事警察部队周年庆典期间,内政部长承诺研究这个问题,”他透露,并补充说将投资于监控设备,以加强海事警察部队对整个东帝汶海域的控制能力。
东帝汶加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动的《港口国措施协定》(PSMA),被国务秘书视为区域合作的重要一步。这项承诺还涉及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属于ATSEA——阿拉弗拉和帝汶海生态行动(Arafura and Timor Seas Ecosystem Action)计划的范畴。
然而,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强调,这项加入并不意味着立即根除非法捕鱼,尽管他对国家克服问题的能力表示乐观。
“莱努克塔西”(Lenuk Tasi)组织协调员吉努·布拉斯·德·阿劳若(Jinu Braz de Araújo)主张,政府还应让学术界参与解决这个问题。“与学生和大学合作,每年对非法船只的类型和来源进行研究,并进行环境和经济可行性研究,这很重要。”
这位活动家还强调了在渔业社区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的渔民进行可持续实践的教育,并让年轻人参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海洋广阔,但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仍然很少,”他总结道。
富饶海洋中的贫困渔民:政府能否扭转局面?
大多数东帝汶渔民仍然使用没有发动机的小船,仅靠划桨驱动,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机动性和捕鱼能力。“莱努克塔西”(Lenuk Tasi)组织协调员吉努·布拉斯·德·阿劳若(Jinu Braz de Araújo)强调,东帝汶的捕鱼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设备简陋,技术知识匮乏。“没有适当的工具,渔民只能捕鱼两到四个小时,而且规模很小,”他强调说。
渔民若昂·博斯科·索阿雷斯(João Bosco Soares)报告说,他每次出海平均在海上度过三天。凭借一根钓竿、一艘载重一吨的船和政府提供的15马力发动机,他每次出海可以赚取250至450美元。
以前,他使用自己的40马力发动机船,在阿陶罗(Ataúro)、洛伊斯(Loes)、毛巴拉(Maubara)和马纳图托(Manatuto)地区捕鱼需要花费200到300美元。“我需要80升汽油。现在我只用30升,成本降到大约100美元,这让我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他解释说。
渔业国务秘书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表示,政府认识到该行业的巨大经济潜力,并打算投资于国内渔业生产。根据提供的数据,东帝汶目前约有6000名渔民和1000多个有组织的渔业团体。截至目前,已分配了90艘传统渔船,另有240多艘船只正在准备分配给不同的团体。
与此同时,一项大规模捕鱼试点项目正在进行中,已采购一艘5总吨(gross tons,表示船只内部容积的国际计量单位)的船只。这艘船将用于测试生产的可行性。如果结果积极,计划再购买5到10艘相同的船只,分配给不同地区。如果回报更为有利,政府的计划是将船队扩大到30至100总吨的船只。
“如果我们在我们的海域中心放置一艘悬挂我们国旗的船只,即使它只在离海岸2到5海里处,也足以对非法船只起到威慑作用,”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强调。
然而,这位负责人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几个结构性挑战:缺乏专门用于卸载渔获的港口,缺乏合格的人力资源,以及没有冷藏仓库来在长时间海上作业期间保存鱼类。
“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卸载和识别捕获物种的渔港,我们就不能授权大型企业在该国合法运营,”他说。
多明戈斯·多斯·桑托斯(Domingos dos Santos)还强调了对东帝汶人口营养状况的担忧。目前,营养不良率高达41%。因此,政府建议每位公民每年至少食用10公斤鱼,但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公斤。
在水产养殖领域,东帝汶每年生产约90万吨海产品,而海洋捕捞量每年仅为8600吨——这一产量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考虑到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