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新闻业的真相使命:对抗虚假信息与重建公众信任

作者:雷纳托·达·科斯塔

在当今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的主要战场。不幸的是,不仅真实信息传播迅速,虚假新闻、事实操纵和政治宣传也日益猖獗。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常常成为出于狭隘政治利益而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的受害者。我们都知道,社交媒体确实提供了言论自由,但如果没有过滤和核实,这种自由往往会变成对公众的威胁。因此,通过社交网络传播的病毒式公共谎言,在媒体继续未经事实核实就传播这些信息时,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冲突。这些来自社交网络的信息已经引发了一种虚假叙事,对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不能保持沉默。新闻业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发布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内容,而是要寻找事实,揭示这些事件的真相,以对抗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信息。

确实,当今记者生活在政治压力、媒体经济压力和速度要求的循环中,这常常使记者忽视对被视为国家利益的信息进行核实和深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有勇气诚实写作、对抗虚假信息流的记者。那些热爱新闻工作的人,是敢于用数据对抗谎言、用事实揭穿虚假叙事、并教育公众批判性思考他们所提供信息的人。

另一方面,媒体编辑必须加强其事实核查系统,培训记者遵守道德准则,并且不屈服于政治压力。此外,媒体必须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让公众能够信任所有呈现的新闻——不是因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是因为它们发布真相。当记者未能用证据支持他们的问题时,他们不仅损害了自己的信誉,也损害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因此,正是在这些关键时刻,新闻业的质量受到了考验。编辑部必须为记者提供支持数据、调查报告和道德勇气,以便为人民的利益发声。

最近总理与媒体之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编辑部的运作情况。编辑部是否一直鼓励基于证据的新闻工作?在向国家官员提出重要问题之前,是否有足够的培训和研究?或者我们的记者是否仍在沿用旧标准:追求轰动效应而非真相?
另一方面,这一事件可以被视为一次批判性反思的呼吁——不仅是对相关记者,也是对东帝汶整个媒体生态系统。在国家发展背景下,包括机场等大型项目,公众确实需要真实、批判性和诚实的信息。记者有道德义务深入调查这些新闻内容。仅仅听取一个来源,更糟糕的是使用常常缺乏平衡的社交媒体作为新闻参考,只会制造出没有解决方案的公共辩论。

现在是媒体加强其对研究、核实和在新闻发布会上敢于发声的承诺的时候了,尤其是在面对像总理这样身居高位的公职人员时。新闻业不仅仅是提问——它关乎知识责任和道德勇气,以引导公众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一个未能得到事实回应的问题,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失败——它反映了一个长期以来未能有力支持新闻工作的系统。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民主透明的国家,那么新闻工作必须站得住脚——不仅要懂得向消息来源提问,还要懂得记者将从消息来源那里得到什么答案,以便为公众澄清这些信息的真相。

如果记者继续倾向于依赖社交媒体上的谣言作为提问的参考,而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将失去媒体作为寻求真相机构的身份。但是,如果记者选择回归坚实的新闻原则,即通过深入研究和非常严谨的数据来获取国家利益信息,然后再与消息来源对质,我们仍有希望重建公众信任。

如果记者掌握了强有力的数据,他们可以更深入地挖掘,甚至用有效数据揭露消息来源的信息不一致或操纵。当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来源时,记者必须始终坚持核实和准确性原则。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常常依赖没有根据的谣言,这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声誉,也破坏了公众对整个媒体的信任。

最后,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国家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影响人民利益的问题,履行他们在民主中的战略职责,这可以成为一个警醒。

政府首脑的这一声明不仅是一种反思,也表明了其成熟的态度,接受媒体作为改革发展伙伴的角色。(*)

作者是社会传播观察员。

查看原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