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奠基八年后,东帝汶国家图书馆仍未建成。这一延误引发了读者、作家和出版商的批评,他们警告称,在一个急需投资知识的国家,这将对识字率、科学产出和信息获取产生负面影响。
东帝汶国家图书馆被誉为识字进步和知识价值的象征,但在首次象征性落成典礼(曾举行两次)八年后,仍未建成。
根据东帝汶政府2017年8月16日发布的新闻稿,国家图书馆在帝力胡迪拉兰(Hudi-Laran)举行了奠基仪式,预计于2019年竣工。
另一份官方公报指出,2022年7月19日,在同一地点举行了新的建筑工程启动仪式。当时宣布,工程将持续一年半,预计于2024年1月竣工。
该基础设施计划建在帝力多姆阿莱克索行政区(Dom Aleixo)的胡迪拉兰(Hudi-Laran),占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该建筑旨在成为国家文化、文学和历史的保存与推广中心。
该项目是艺术和文化国务秘书处(SEAC)与当时的国家石油和矿产管理局(ANPM)之间的合作成果,初步估计由意大利跨国公司埃尼(ENI)根据帝汶海石油勘探协议提供1000万美元的初始资金。然而,截至目前,该项目仍未取得明显进展。
停滞不前令读者和作者感到沮丧。资深读者毛内尔森·阿迈(Maunelson Amay)表示,国家图书馆的缺失阻碍了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如果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不被视为优先事项,我们这一代人就有落后的风险。书籍和图书馆是通往世界的窗户,”他说道。
毛内尔森强调,许多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公民在获取适当资源方面面临困难。“在东帝汶销售的书籍稀缺且昂贵。大多数来自印度尼西亚,并以印尼语书写,这使得许多当地读者难以理解。
他还补充说,“阅读兴趣是存在的,但相关部委在鼓励方面行动甚少,也没有提供研究奖学金。”
作家莉娜·马法尔达(Lena Mafalda)也强调了这些批评,指出作者面临各种挑战:缺乏本地出版社、没有出版平台、经济困难以及技术培训不足。“对本地文学的机构支持仍然薄弱,这限制了我们作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
莉娜主张,图书馆也应成为一个彰显文化认同和重视女性表达的空间。“我们希望图书馆能成为一个女性可以分享经验并为丰富国家文学档案做出贡献的场所。”
TIO出版社经理乔尔西奥·古特雷斯(Joelcio Guterres)强调了国家图书馆作为负责分配ISBN(国际标准书号)的机构的重要性,这对于作品的国际认可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国家机构,我们就必须求助于国外,这会延误整个出版过程。”对于乔尔西奥来说,图书馆应该不仅仅是一个藏书库。“我们期待一个有远见、能促进识字率的机构。只有通过知识,我们才能改变思维模式。”
官僚主义、退出和高要求阻碍国家图书馆项目
自项目启动以来,一直面临多重障碍。据Tatoli新闻报道,2021年,中国上海建工(Shanghai Construction)赢得了围墙建设的招标,但最终退出。2022年,印尼Vika Construction公司被选中,但由于技术问题未能继续施工。多次公开招标均告失败,原因在于行政限制和企业认为过高的要求。
2024年,ANPM和SEAC重新启动了招标程序。只有六家公司提交了申请——两家印尼公司和四家中国公司——这反映了招标文件的高要求。
艺术和文化国务秘书豪尔赫·索阿雷斯·克里斯托旺(Jorge Soares Cristóvão)表示,技术团队仍在进行遴选工作。“我们目前正在评估预先选定的候选人。”
《Diligente》报联系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局(DNBM)时,该局将问题转给了负责项目实施的ANPM。
青年、体育、艺术和文化部长内利奥·伊萨克·萨尔门托(Nélio Isaac Sarmento)证实,公开招标仍在进行中,并以透明的方式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萨尔门托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解释说,由于遴选委员会仍在评估提案,尚未选定负责施工的公司。“程序正在进行中。负责的委员会仍在评估候选人,我相信很快就会选出一家合格的公司,”他声明道。
除了埃尼公司最初的1000万美元资金外,东帝汶政府还额外贡献了200万美元,以加强项目的实施。“在最初中标公司退出后,启动了新的招标,目前正处于评估阶段,”他补充道。
与此同时,《Diligente》团队试图向ANPM了解更多关于招标进展的信息。然而,由于程序仍在进行中,该机构拒绝发表声明或接受采访。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学和文化部长若泽·奥诺里奥·热罗尼莫(José Honório Jerónimo)宣布,中国政府正在支持在艾莱乌(Aileu)为国立大学建设一座中央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建设尚未开始,但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合作在艾莱乌建设一座多功能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