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尔恰诺·A·苏亚雷斯修士,方济各会
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榜样危机、言行不一的世界。这种矛盾在个人、家庭、政治和宗教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今,许多家庭承诺爱,但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没有爱,充斥着暴力、缺乏宽恕、仇恨等等。孩子们失去了父母的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有时他们失去了信任,不听父母的话。他们不是效仿好的,而是效仿坏的。有时,孩子们习惯了仇恨、嫉妒、不宽恕、暴力,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所做的一切并从中学习。
在学校里,老师们也常常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实际生活中却并非如此。老师们有时只在课堂上教学。走出教室,他们可能会一起吸烟,一起斗鸡,一起玩赌博游戏。在政治生活中,情况甚至更糟。在竞选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虚假的承诺,它们只是“公共谎言”。承诺仍然只是承诺。临近选举时,政治人物“散发魅力”,深入基层,用美丽的承诺吸引民众的心,以获得大量选票。一旦获得选票和权力,之前轻易许下的承诺也轻易地被遗忘。
在宗教生活中,宗教领袖们也常常谈论上帝的慷慨、宽恕和爱,但他们的态度有时却与他们所宣扬的相反。有时他们说耶稣谦卑贫穷,但有时他们自己却不谦卑也不贫穷。这些现实成为了培养言行一致的新一代的困难。
世界正在等待活生生的榜样
拉丁格言有云:“Componitur orbis/Regis ad exemplum。”意思是,世界正在等待其统治者的榜样。这句格言出自智者克劳狄乌斯(Claudinus)在《论霍诺里乌斯的第四次执政》(De Quatri Consulata Honorii, 299/300)中的话,他指出领导者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他的人民才能效仿。
一个值得人们效仿的领导者,是一个生活并展现出诚实的人。对自己诚实,对同伴诚实,对赋予他的任务诚实,对上帝诚实。其次,是一个承诺言出必行的领导者,即对人民的承诺。第三,是一个言行一致的领导者。这意味着言语和行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他的言语解释了他所做的事情,而他的行为或行动则实现了他所说或承诺的事情。
诚实、承诺和一致性帮助一位领导者、一位父母、一位老师远离“NATO”这个词,即“只说不做”(no action talks only)。努力实现或兑现他所说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领导者,无论是作为个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因此,让我们实现我们所说的话。拉丁语中说“Dictum, Factum”,正如特伦提乌斯(Ternetius)在《自责者》(Heaut, 904)中所写,意思是“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Dictum Factum)指的是一个有正直、有责任感、值得信任的人。他有正直,因为他有意识地坚守自己的诺言,并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它。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责任感表明有必要实现他所做的承诺和约定。当一个人“言出必行”时,他会赢得他人的信任。
神圣的信息
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言行一致的论述,但作者只想强调一些来源。在旧约中,像先知玛拉基这样的人谈论如何向主上帝献上正确的祭物。他说,献给上帝的祭物必须是好的、有能力和配得的;而不是把好的留给自己,只把坏的献给上帝。或者向神许下美好的诺言,却献上不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矛盾和不正确的行为。(参阅玛拉基书 1:14b-2:2b.8-10)
另一方面,圣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人,谈到他们为宣扬上帝的福音(Evangelho)所做的努力。保罗告诉帖撒罗尼迦人,他们(保罗和他的同伴)没有用甜言蜜语或福音来取悦帖撒罗尼迦人的耳朵和心,以求从他们那里得到供养。保罗说,他和他的同伴必须努力工作来宣扬上帝的福音,但也要亲手努力工作,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帖撒罗尼迦前书 2:7b-9.13)。
福音中另一个更重要和核心的人物是耶稣基督。他是一个言行兼优的人物。耶稣的生活强调言行一致;强调我们内心所想与日常生活中所实现之间的对应。在福音中,我们听到并读到耶稣如何批评法利赛人和文士,说他们过着“只说不做”(no action talk only)的领导生活。他们是知识渊博、善于宣讲上帝律法的领导者,但他们却缺乏道德和伦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虚伪和伪装。耶稣说不要效法他们,因为他们教导却不实行;他们把沉重的担子捆起来,放在别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挑一根指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看见和称赞。(参阅马太福音 23:1-12)。
他们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同情和满足个人需求的地位。耶稣说,法利赛人和文士喜欢在宴席上坐上座,喜欢在会堂里坐前排,喜欢别人称赞和尊敬他们,喜欢别人称呼他们为拉比/老师。这些态度使他们变得傲慢,失去了谦卑。耶稣不希望许多人落入他们那些听起来美好有趣却毫无行动的虚假和谎言之中。耶稣不希望一个人的个人利益、好名声、成就等等使人成为受害者而无法获得救赎。耶稣要求他的人民在言行上谦卑、有承诺、言行一致。
耶稣亲自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的事工和人类的救赎。他自己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好牧人、引导者和仆人;他谦卑地工作,没有丑闻,也没有虚伪。通过这种方式,耶稣引导他的人民走向救赎。耶稣是一个榜样人物或领导者,他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他言出必行,行出所言。换句话说,他的话语证实了他的行为,而他的行为则实现了他的话语。
尽管耶稣批评法利赛人和文士,但他要求他的门徒们要完全注意法利赛人和文士的教导。他们常常教导好的东西,尽管他们自己不实行。拿撒勒的老师说,他们自己常常成为别人的绊脚石。因此,耶稣呼吁他的门徒们要听从并遵行他们所说的,但不要效法他们所做的。这也给我们一个信息,即我们常常不效仿教义、道德训诫——因为我们只关注个人。在我们脑海中常常出现“他都这样了,他都不做,凭什么强迫我们做”的想法。这种言语或态度会堵塞我们的耳朵,使我们无法听到好的话语,从而无法建立美好和有品质的生活。
给我们的信息
在我们日常的个人、家庭、学校、政治和精神生活中,努力不要成为法利赛人和文士那样的人;不要成为“只说不做”(NATO)的人。不要成为那些只会教导、只会说话、只会承诺以吸引人心,却没有任何行动和实现的人。在当今时代,“言出必行”(Dictum Factum)是极其必要的。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们需要父母的榜样;在学校里,学生们需要老师的榜样;在宗教和政治生活中,人民需要宗教领袖和政治领导人的良好榜样。最后,“Componitur orbis/Regis ad exemplum”——世界正在等待其统治者的活生生的榜样。世界要求其领导者充满良知、责任感、正直,并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服务精神。(*)